10月18日至19日,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EDP中心新商界高级管理研修班95班与96班(暨赣州32班)的同学们会师“中国革命的摇篮”——井冈山,共同开展新商界企业家《井冈课堂》学习活动。
以下为江财新商界95班同学的学习感悟分享:
刘英
江西省迈讯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
井冈课堂
踏上井冈山的土地,便仿佛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隔空对话。这趟旅程不止是地理上的行走,更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洗礼,每一段经历都像一颗火种,在心中点燃对信仰、团队与责任的深刻思考。
军姿站立的练习,是对意志的初次叩问。当双脚在地面站定,腰背逐渐挺直,时间仿佛被拉长——汗水浸湿衣领,双腿微微发颤,可正是这份 “不动摇” 的坚持,让我们读懂了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“站得住、守得牢”的信念。这不仅是身体的磨砺,更是让心沉静下来,学会在浮躁中坚守的开始。
七巧板的游戏,则像一面镜子照见团队的真谛。零散的板块、不同的任务目标,让我们意识到意识到“目标一致才是核心”——只有放下个人的小算盘,统一对任务的认知,明确彼此的配合节奏,才能让原本杂乱的板块拼成完整的图案。那一刻我们深刻懂得:团队的力量从不是个体的简单叠加,而是“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”的同频共振。
“风雨彩虹路”上的“盲人与哑巴”搭档,是对信任与责任的极致考验。当“盲人”蒙上双眼,将方向与安全全然交托给“哑巴”伙伴;当“哑巴”无法用语言沟通,只能靠手势、脚步的轻重传递信息,每一步前行都充满了默契的试探与坚定的守护。这段路让我们明白:信任是敢于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勇气,责任则是接住这份信任、绝不辜负的担当,二者交织,才能跨越“风雨”,遇见“彩虹”。
制作行军聚餐的过程,是团队分工协作的生动实践。有人负责清洗食材,有人专注生火烹饪,有人统筹摆盘收尾——没有谁是“全能选手”,但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。切菜的专注、翻炒的忙碌、递调料时的默契,让简单的饭菜有了“家”的温度。这让我们懂得:团队的高效运转,源于对彼此优势的认可,源于“各尽所长、互补互助”的智慧。
向革命烈士献花的那一刻,时间仿佛静止。当鲜花轻放在纪念碑前,望着镌刻的名字,心中满是肃穆与崇敬。那些年轻的生命,曾为了信仰抛头颅、洒热血,他们的牺牲不是冰冷的历史,而是鲜活的精神坐标。这一刻,我们不再是“旁观者”,而是接过精神火炬的“传承者”,读懂了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”的深意。
重走长征路的体验,更让我们对“艰辛”有了切身体会。脚下的路或许只是长征的“微缩版”,可陡峭的山坡、崎岖的碎石路,仍让我们气喘吁吁、汗流浃背。这不过是长征路的“起点”,却已让我们感受到先辈们在饥寒交迫、敌人围追堵截中行军的不易——他们靠的不是优越的条件,而是“跟党走、不放弃”的坚定信念。每走一步,都像是在与先辈对话,心中的敬畏与感恩愈发浓烈。
最后翻越毕业墙的挑战,将团队的力量推向顶峰。四米多高的墙面,没有任何辅助工具,只有同伴的肩膀与双手。有人甘愿做“人梯”,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向上爬;有人在墙顶伸出援手,用尽全身力气拉拽同伴;下方的人则张开双臂,守护着每一个可能坠落的身影。当最后一个人被成功拉上墙顶,全场的欢呼与喜悦 —— 这不仅是“翻越一面墙”的胜利,更是团队“同生死、共进退”的见证。
井冈山之行落幕,可那些刻在心里的感悟从未消散。它让我们明白:信仰是照亮前路的光,团队是跨越难关的盾,责任是支撑前行的力。这场心灵的洗礼,终将成为我们未来路上最宝贵的财富,激励我们带着这份红色精神,坚定地走下去。
我们为什么要来井冈山?
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冈山
领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
在岁月里闪闪发光的井冈山精神
打造卓越团队,不抛弃、不放弃
面对前路阻碍,有勇气、有担当
让信念一次次战胜脆弱
在历练中成长,在成长中蜕变



